華爾街日報:中國腐敗程度不及美國當年

作者:Bob Davis  2012年12月13日華爾街日報

在就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頭幾個星期﹐習近平已經明確表示他盯上了腐敗官員。他雖然還沒有像1900年的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Teddy Roosevelt)那樣走的那麼遠﹐但他表示出來的態度已經相差無幾。羅斯福當年曾說﹕腐敗的人、縱容他人腐敗的人絕不可以履行公職。
可能還有一個因素會促使習近平借鑒羅斯福的經驗。羅斯福時代的美國腐敗猖獗﹐後來隨著收入的增加、公民要求提高政府廉潔程度﹐腐敗問題開始改善。根據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經濟學家卡洛斯拉米雷斯(Carlos Ramirez)的研究﹐中國可能也在走一條相似的道路──實際上中國目前的腐敗程度可能跟同一發展階段的美國差不多。

腐敗很難量化。拉米雷斯通過電腦﹐在1870年到1930年的《亞特蘭大憲政報》(Atlanta Constitution)、《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以及1881年到1930年的《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當中﹐搜索關鍵詞“腐敗+美國政府”或“腐敗+國會”﹐看能夠搜索出多少文章。(他說﹐沒有把《華爾街日報》包括進去是因為最早階段該報還沒有開始出版。)

他發現﹐19世紀70年代初期尤利西斯•格蘭特(Ulysses S. Grant)當總統期間、同時也是“三K黨”(Ku Klux Klan)興起的時候﹐政治腐敗大量增加。20世紀20年代又有一次增加﹐只不過增加幅度不大。那時是因為涉及油田租賃的蒂波特山(Teapot Dome)油田醜聞以及禁酒令時代的犯罪事件成了媒體報道的焦點。

接下來他研究中國的情況﹐在1990年到2011年的同一批報紙中搜索類似關鍵詞“腐敗+中國”或“中國的腐敗”。他發現1990年報道的腐敗案件相對較少﹐後面的幾年大大增加。他寫道﹐這種增加符合很多學者總體上的看法﹐他們認為中國過去20年的腐敗問題是愈演愈烈。

那麼中國和美國相比情況又如何呢?他考察了兩國在按人均收入衡量時相似發展階段的情況。這裡的人均收入按2005年的不變美元價格計算﹐剔除了通貨膨脹和兩國物價的差異。

在兩國人均收入都是2,800美元時(中國1996年﹐美國19世紀70年代初)﹐報紙報道中的美國腐敗程度達到中國的七到九倍。到兩國人均收入達到7,500美元(中國2009年﹐美國1928年)時﹐報道中的兩國腐敗程度大致相當。拉米雷斯總結說﹐這次研究說明﹐雖然中國的腐敗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但相比美國以往的經歷還沒有達到十分危險的程度。

拉米雷斯承認﹐美國報紙對中國腐敗案件的報道可能沒有它們過去對美國國內腐敗案件的報道那麼多﹐特別是在駐外編輯記者越來越少的時候。他試圖通過統計手段以及同透明國際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腐敗指數中部分結果的比較來排除這種差異。他還指出﹐世界各地通訊社對中國的報道在美國報紙上都有刊載。哈佛大學(Harvard)經濟學家克勞迪婭•戈爾丁(Claudia Goldin)是第一批通過用電腦搜索報紙文章的辦法對腐敗做經濟分析的學者之一。戈爾丁說﹐拉米雷斯的研究方法似乎經過細心設計﹐他的發現“很有意思”。

對中國來說還有更多好消息──習先生你聽到了嗎?拉米雷斯認為﹐腐敗問題存在一個“生命週期”假說。腐敗在發展的早期階段上升﹐然後又隨著一個國家的經濟進入發達階段而下降。透明國際的腐敗排名大體上驗證了這一點。在它的排名當中﹐貪腐最嚴重的國家基本上全是貧窮國家。中國在透明國際最新的“腐敗印象”名單里排第80名﹐差不多剛好是在名單中段。對中國這樣的中等收入國家來說﹐這個排名或許很貼切。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