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迎:抓住稍纵即逝的政改机会

作者:张维迎 2013312金融时报

中国的领导层正在换届,这是一个难得一遇的时刻。正在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预计将批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接替胡锦涛出任国家主席,批准李克强接替温家宝出任国务院总理。不过,尽管习李二人许下了一些诺言,中国的改革前景仍充满变数——这不仅是中国公民的看法,也是世界各国观察人士的看法。

香港廉政公署经验:对贪腐要零容忍

作者:林衍 2013 年 3月7 中国青年报
内地反腐如何推进?对于这个举国上下关心的重大问题,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廉政公署前专员罗范淑芬斩钉截铁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对贪腐零容忍。100元也好,1元也好,我们都要去处理。”

  她告诉记者,在40年前,如今被称作“廉洁之都”的香港完全是另一番模样。她说,那时候香港人在医院看病,要向医生塞红包。小贩被警察追,要给警察塞红包。就连自己的房子着火了,都要按规矩给消防队员“开喉费”

双重悖论:解读中国“发展性腐败”

作者:201334 参考消息 
美国《政策评论》双月刊2—3月号发表题为《中国的发展性腐败——评安德鲁·韦德曼(Andrew Wedeman)的<双重悖论: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增长的腐败>》的文章,作者小查尔斯·沃尔夫指出,内布拉斯加大学政治学教授安德鲁·韦德曼的《双重悖论》一书论证严谨,对中国的腐败状况进行了有根据的分析,这与之前常被引用的一些经济学家的著作正相反。

李成:中国政治的焦点、难点、突破点

作者:李成   2011年12月31日《金融时报》
2012年,经济转型中的中国将迎来中南海政治精英的换届。海内外关于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日嚣尘上的各种悖论,似乎预示着这是决定中国未来走向的关键之年。
从经济上看,一方面是中国在全球金融、贸易、消费领域举足轻重的强国地位的确立,而另一方面是中国房市泡沫和“唱衰中国论”的兴起。就政治上而言,一方面是中国国内政治人物公开游说和不同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如重庆和广东)互相匹敌的新景观,而另一方面是政治改革包括党内民主举步维艰的旧氛围。

环球时报:公众对民主的认知现状调查报告

作者:环球舆情调查中心  2011年11月29日 

第一部分 前言
  一、研究背景、目的
  关于民主的理论和实践一直是冷战以后国际政治领域的焦点话题,争论的主题主要是“什么是民主?如何发展和实现民主?”等问题,吸引了众多政治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者参与争论。

当今的理论界一直有“泛民主化”的倾向,把民主的标准单一化,好像只有符合西方民主观的形式、道路、模式才是民主的。中国在“民主”的问题上一直处于被西方批判的位置,不仅经常被说成是“不民主的”,甚至不断被西方扣上“反民主”的帽子。民主是好东西,我们也需要民主,但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民主应该是什么样的?

贝淡宁:民主是最好的东西吗?

作者 贝淡宁  2011年3月28日环球时报
中国许多政府官员和知识分子已经认识到多党民主在当前不是中国最好的解决办法中国太穷、太不稳定、太腐败、或者太脆弱,如果现在实行民主会受到外国列强的欺侮。
但是,自由派改革者常常认为自由和公正的竞争性选举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西方式民主是中国未来应该考虑的好东西。但是,民主真的是最好的政治制度吗?对这种假设,我想提出质疑。

李步云:“八二宪法”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李步云  2012年11月13日 凤凰网
编按李步云,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湖南大学法学院名誉院长。1933年8月出生,1965年北京大学法律系研究生毕业。1980年7月至1981年7月,在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工作,负责起草叶剑英委员长《在宪法修改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和其他一些有关宪法修改的文件,全过程地见证和参与了1982年宪法的起草和讨论。现兼任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宣部、司法部“国家中高级干部学法讲师团”讲师,国家行政学院等十余所大学的教授。

虚拟习近平

作者:尔西恩  2013年2月7日
几天前,托马斯.弗里德曼在纽约时报专栏表示,这件事可能是「地球上发生的最激动人心的事情之一」,它造成一个颠覆性的变化

昔日《华盛顿共识》所称的民主、自由及经济繁荣必然带来了中产阶级崛起。如今,它被智能手机与微博颠覆了。弗里德曼说,一位每天挣不到几块钱的人,只要手上拥有手机与微博,瞬间就可以挤身成为「虚拟中产阶级」,接触到此前只有中产阶级才能享有的技术和知识。而这件事让人最激动的理由,乃因为印度9亿部手机或中国的4亿博客推动了全球颠覆性的变化。

迈克尔·斯宾塞:中国新领导人的新加坡借鉴(President Xi’s Singapore Lessons)

作者 迈克尔·斯宾塞(A. Michael Spence2012年11月19日  Project Syndicate
China is at a crucial point today, as it was in 1978, when the market reforms launched by Deng Xiaoping opened its economy to the world – and as it was again in the early 1990's, when Deng's famous "southern tour" reaffirmed the country's development path.


Throughout this time, examples and lessons from other countries have been important. Deng was reportedly substantially influenced by an early visit to Singapore, where accelerated growth and prosperity had come decades earlier. Understanding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successes and shortcomings has been – and remains –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approach to formulating its growth strategy.
Like Singapore, Japan, South Korea, and Taiwan in their first few decades of modern growth, China has been ruled by a single party. Singapore's People's Action Party (PAP) remains dominant, though that appears to be changing. The others evolved into multi-party democracies during the middle-income transition. China, too, has now reached this critical last leg of the long march to advanced-country status in terms of economic structure and income levels.
Singapore should continue to be a role model for China, despite its smaller size. The success of both countries reflects many contributing factors, including a skilled and educated group of policymakers supplied by a meritocratic selection system, and a pragmatic, disciplined, experimental, and forward-looking approach to policy.
The other key lesson from Singapore is that single-party rule has retained popular legitimacy by delivering inclusive growth and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in a multi-ethnic society, and by eliminating corruption of all kinds, including cronyism and excessive influence for vested interests. What Singapore's founder, Lee Kwan Yew, and his colleagues and successors understood is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single-party rule and corruption is toxic. If you want the benefits of the former, you cannot allow the latter.
Coherence, long time horizons, appropriate incentives, strong "navigational" skills, and decisiveness are desirable aspects of continuity in governance, especially in a meritocratic system managing complex structural shifts. To protect that and maintain public support for the investments and policies that sustain growth, Singapore needed to prevent corruption from gaining a foothold, and to establish consistency in the application of rules. Lee did that, with the PAP supplying what a full formal system of public accountability would have provided.
China, too, most likely wants to retain, at least for a while, the benefits of single-party rule, and delay the transition to "messier" governance influenced by multiple voices. In fact, a pluralistic system is already evolving under the umbrella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 a process that may eventually lead to citizens gaining an institutionalized voice in public policy.
For now, however, those representative elements that have been added incrementally are not powerful enough to overcome the growing corruption and excessive influence of vested interests. To maintain single-party legitimacy – and thus the ability to govern – those narrower interests must be overridden in favor of the general interest. That is the challenge that China's new leadership faces.
If China's leaders succeed, they can then have a sensible and nuanced debate about the evolving role of the state in their economy, a debate on the merits. Many insiders and external advisers believe that the state's role must change (not necessarily decline) to create the dynamic innovative economy that is key to navigating the middle-income transition successfully. But there remain many areas in which further debate and choice are needed.
Lee Kwan Yew in Singapore and Mao Zedong and Deng in China gained their peoples' trust as founders and initial reformers. But that trust dissipates; succeeding generations of leaders do not inherit it completely, and must earn it. That is all the more reason for them to heed the lessons of history.
China's new leaders should first reassert the Party's role as defender of the general interest by creating an environment in which narrow interests, seeking to protect their growing influence and wealth, do not taint complex policy choices. They must demonstrate that the Party's power, legitimacy, and substantial assets are held in trust for the benefit of all Chinese, above all by fostering a pattern of inclusive growth and a system of equal opportunity with a meritocratic foundation. And then they should return to the task of governing in a complex domestic and global environment.
There are times when muddling through – or, in the Chinese version, crossing the river by feeling the stones – is the right governing strategy, and there are times when a bold resetting of values and direction is required. Successful leaders know what time it is.
Feeling the stones may seem like the safest option for China's next president, Xi Jinping, and China's other new leaders; in fact, it is the most dangerous. The only safe option is a radical realignment of the Party with the general interest.
The issue, then, is whether the reformers who carry the real spirit of the 1949 revolution will win the battle for equitable and inclusive growth. The optimistic (and I believe realistic) view is that the Chinese people, through a variety of channels, including social media, will weigh in, empowering reformers to push through a progressive agenda.
Time will tell. But it is hard to overstate the outcome's importance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Virtually all developing countries – and, increasingly, the advanced countries as well – will be affected one way or another as they, too, struggle to achieve stable and sustainable growth and employment patterns.

迈克尔·斯宾塞:中国新领导人的新加坡借鉴
作者 迈克尔·斯宾塞(A. Michael Spence  2013年1月29日财经网
中国正处于关键时刻,一如1978年邓小平启动改革开放,将中国经济的大门朝世界打开,又如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以著名的“南巡”确认中国的发展道路。
  在此期间,来自其他国家的先例和经验起到重要作用。据说,邓小平早先的新加坡之行给他很大影响,新加坡的快速增长和繁荣程度比中国超前了几十年。了解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成功和不足,一直是中国制定增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新加坡、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在现代化增长的最初几十年一样,中国大陆也是一党执政新加坡的人民行动党仍是第一大党,尽管情况似乎在发生变化;其他国家则在中等收入转型中发展为多党制民主国家。从经济结构和收入水平上来说,中国现在也快走完其迈向发达国家的长征之路,只差临门一脚
  新加坡可以继续成为中国的榜样,尽管其规模很小。两国的成功均反映了诸多因素,包括由精英遴选体制输送的技能熟练、教育背景良好的决策者,以及务实性、自律性、试验性、前瞻性的政策
  新加坡的另一个重要经验是,一党执政的民众合法性来自包容性增长和为多民族社会提供平等机会,以及消灭各种腐败。一党执政若与腐败相结合,将是死路一条。如果想从前者获益,就绝不能允许后者发生
  凝聚力、长期视角、适当激励、强大的“引导”能力和决断力,对治国持续性而言是可贵的品质,特别是对需要掌控复杂结构转变的精英遴选体制来说。为保护这一体制,并保持公众对维系增长的投资和政策的支持,新加坡不得不从根本上防止腐败,并建立执法的一视同仁。李光耀做到了这点,人民行动党则建立了一个完整而正规的公共问责所能提供的所有制度
  中国也是如此,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它仍希望获得一党执政的好处。事实上,多元体系已经在中国共产党大旗下展开——这可能最终使公民在公共政策中赢得制度化的发声渠道
  不过,目前这些逐渐增加的代表要素,还不足以克服腐败和利益集团的过度影响。为了维持一党执政的合法性,这些利益集团必须被推翻。这就是中国新领导层所面临的挑战
  如果中国领导人获得成功,他们可以就国家在经济中的角色演变及其优点,展开明智合理而细致入微的争论。许多建言者认为,要创建充满活力的创新型经济,成功引导中等收入转型,国家的角色必须改变。但在诸多领域,还需要做进一步的争论和选择。
  新加坡的李光耀和中国的毛泽东、邓小平,作为开国领袖或开改革之先的政治家,获得了人民的信任。但后继领导人无法完整继承这种信任,他们需要靠自己争取信任。
  中国的新领导人首先应重申,其作为大众利益的捍卫者,要创造一种环境,令那些试图保护其影响力和财富的利益集团无从染指复杂政策决定。他们必须证明党的实力、合法性和管理的大量资产是为全体中国人民谋福祉,其中最重要的是创造包容性增长模式以及在精英遴选基础上的平等机会制度。接着,他们应转向在复杂国内外环境下治国的任务。
  有时,渐进调整——或称摸着石头过河——是正确的治国战略;有时,则需要果断地对价值和方向改弦更辙。成功的领导人知道自己处在哪个时候。摸石头似乎是安全的选择,也可能是最危险的选择。唯一安全的选择是从严治党,使之符合大众利益
  于是问题就变为,拥有革命精神的改革者是否能够赢得公平、包容的增长之争。乐观的看法是,中国人民也将参与其中,给改革者以力量,推动改革进程
  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但结果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的重要性怎么估计也不为过。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在竭力追求稳定、可持续的增长和就业模式,它们或多或少地会受到影响。
作者为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经济学教授  

贝淡宁:贤能政治是个好东西(Political Meritocracy Is a Good Thing : The Case of China)

作者 贝淡宁   翻译吴万伟  2012年9月1日财经网
贤能政治的含义是设计一种政治制度,挑选能力超过平均水平的政治领袖做知情的、道德上站得住脚的政治决断。也就是说,贤能政治有两个关键因素:(1)政治领袖有超过平均水平的才能和品德;(2)设计用来选拔这种领袖的机制

贝淡宁:Democracy at the Bottom, Meritocracy at the Top, Experimentation in Between

作者 贝淡宁  2013年1月23日China-US Focus 
In the Jan/Feb 2013 issue of Foreign Affairs, Eric X. Li and Yasheng Huang debate the merits of the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article can be previewed here). While I do not wholly endorse Eric X. Li’s arguments (especially regarding political legitimacy), I think Yasheng Huang’s arguments against Li are weak. Let me explain why.

2012年:中国全民医保元年

作者 2013年1月27日财经网
 编按按照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的测算,在现行制度下,在2020年之前,中国大部分城市医保基金都会陆续“穿底”出现收不抵支。其中,成都等二线城市的“穿底”时间最晚将出现在2017年-2019年。

刚刚过去的2012年可被称为中国的“全民医保元年”。此前三年,医保的覆盖面急速扩大,总人口的覆盖率达95%,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医保体系

Carlos D.Ramirez:中国的腐败程度被高估了?

作者:Carlos D.Ramirez 2012年10月19日观察者
近日第二轮中国开放新阶段高峰论坛20121017日在清华大学举行。会上,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Carlos D.Ramirez中国的腐败失去控制了吗:中美两国腐败问题的历史比较为话题发表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Carlos D. Ramirez:大家好!非常感谢会议主办方邀请我发表演讲。虽然我是一个老外,我会说一点点汉语,但我的汉语非常不好,也不太流利。所以没办法,我必须用英文发表演讲。非常抱歉。
我在过去几年中所做的研究的题目就是中国的腐败失去控制了吗,这是在中美两国之间就腐败问题进行的历史比较

王绍光:中国为民主制度贡献了一个新的驱动

作者  王绍光 欧树军/采访  《社会观察》2012年第8期

【编按】201319日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评选出「海外看中国年度观点( TOP 10」,在人民论坛政论双周刊(总第390期)刊出。依排名次序,分别为: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
改革不是简单打倒既得利益 20123321世纪经济报道)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Joseph Stiglitz):
中国不是要缩小政府而是转变政府角色20129期《人民论坛》)
美国阿文德·萨勃拉曼尼亚(Arvind Subramaniam):
中国是个早熟的超级力量 ,China a 'precocious' superpower?business-   standard  Oct 26, 2011, 00:37 IST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教授王绍光:
中国为民主制度贡献了一个新的驱动(《社会观察》,2012年第8期)
路透社:
中国农民工掌握扩大内需钥匙( 2012221日路透社)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Carlos D.Ramirez
中国的腐败程度被高估了
20121017日“中国开放新阶段高峰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会上,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Carlos D.Ramirez就“中国的腐败失去控制了吗:中美两国腐败问题的历史比较”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
中国缺少的不是创新而是信任20120913日纽约时报)
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
制度安排造成太多国民收入流入政府(第一财经日报》,2012330日)
澳大利亚Monash大学经济系教授黄有光:
房地产没有大的泡沫(《东方早报》,2012717日)
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
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法治问题(尼尔•弗格森屡次提及这个观点,例如「文明」一书或参考消息网,20121115)
继《民主四讲》之后,著名政治学者、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讲座教授王绍光的新论《民主的四轮驱动》,在中国思想界、政治学界及公众中引起了一定反响。
为此,本刊特约中国人民大学学者欧树军与王绍光教授就《民主的四轮驱动》展开进一步对话。
欧树军:如果说您2008年出版的《民主四讲》是从民主的实践角度反思民主的理想如何落实,您最近所谈的“民主的四轮驱动”是否延续了这个思路?民主有哪四轮驱动?
王绍光:是的,民主的实践方式其实比很多人想象得要丰富得多。驱动民主的第一个“轮子”是大家非常熟悉而且很多人呼吁的选举,第二个是很少人想到的抽签,这是就挑选代表而言,但挑选代表是间接的,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决策,这是民主的另一个层次。就此而言,第三个就是一般人会直接想到的“公众参与”(popular participation),但还有另外一个“轮子”,其实中国人也很熟悉,只是大家很少把它和公众参与甚至和民主联系起来,这就是“群众路线”。我给群众路线起了个英文名字,叫“qunticipation”,“qun”就是群众的意思。当然可能还有别的“轮子”,但这四个“轮子”已经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有些大家不熟悉的“轮子”也许比大家最熟悉的“轮子”更加重要。
反思代议制民主
欧树军:依赖政治代表的代议政府今天几乎被视为唯一的民主形式,那么,从民主到代表、从代表到选举的过渡是自然的吗?
王绍光:其实很不自然。“代表”可以追溯到16、17世纪,甚至更早,所以现在的“民主”几乎都不是由人民自己当家做主,都是选出一些代表来为人民做主,这种体制就被叫做“代议民主”。事实上,不同的人对“代表”这个难以捉摸的概念定义十分不同。上面这四个要素可以有很多种搭配,只要某一个搭配不一样,理解就会不一样,说起来非常复杂。
1960年,美国有个亚里士多德学会,专门开了一次研讨会,研究一个非常简单、很多人认为不是问题的问题:一个人怎么能代表另外一个人?大家很少去问这种问题,但这个问题很值得去追问。就政治学而言,汉娜·皮特金(Hanna Pitkin)的《代表的概念》(The Concept of Representation)一书是绕不过去的。皮特金还活着,现在已经81岁了,这本书是1967年出版的,她认为“代表”这个概念至少有四种含义:象征性代表、实质性代表、形式性代表和描绘性代表。
形式性代表,它的制度反映到今天,就叫做代议制政府(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或者representative democracy),代议制政府未必就是民主的,其中的代表是通过普遍的、自由的、竞争性的选举产生的。普遍指的是到了一定的年龄比如18岁,不分男女、种族、阶级、宗教信仰都有参加选举的平等权利,这就是普选的最基本涵义。自由是说没有人强迫你去选这个人或那个人,这个党或那个党,每个人的选择是自己意志的体现。竞争性是指候选的政党或个人不止一个,多于一个,当然也不是无限多,不是“海选”。现代人们一想到挑选代表,自然就会想到选举,认为这是最恰当的方法。其他选人的方式,比如继承、拍卖、推举、考试等这几种方式,在形式性代表体制下被认为是不恰当的、不公正的。现在最流行的理念、理论基本都这么讲,好像天经地义一般。但实际上从“民主”到“代表”,再从“代表”到“选举”是概念上的两大跳跃,其中每一次跳跃都很成问题,在理论上都很麻烦。
欧树军:这两次理论跳跃能够给我们什么启示?
王绍光:81岁高龄的汉娜·皮特金做了深刻的反思,她说,“在现代情境下,只有代表能让民主成为可能,这似乎成了公理。这个假定不能说完全错误,但却存在严重误导,如果人们把它视为公理,只提出技术问题而非基本理论问题,这种误导就仍然根深蒂固。” 民主必须经过代表吗?如果必须经过代表,形式性代表可以承担实现民主的重任吗?如果形式性代表不堪重负,那应该是什么意义上的代表?
在西方思想史上,一直到18世纪末,几乎没有人认为选举是一种产生民主制的方式,都认为选举是产生贵族统治、寡头制的方式,而他们认为寡头制、贵族统治是好东西,所以他们支持选举。我们最近经常听到批评全国人大工农代表太少,党代会工农代表太少的声音,而美国国会这块基本没有,选出来的结果都是精英。当然你可以认为这是好事情,认为这些人的能力比较强。如果是挑选能力强的人,比选举好的方式多得是,如考试、推举、锻炼等等。
更大的问题还是出在实践层面,即选举本身的很多特征导致它实际上无法产生有代表性的代表,因而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其中包括:选举的目的模糊(选代表还是选领袖)、投票参与的不平等(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参与选举的积极性有严重的不平等分布现象,选举的游戏从代表人民变为代表选民,从代表选民变为代表投票比较积极的某些社会团体,它们往往是既得利益集团)、非常容易被操纵(手段包括暴力抢票、用钱买票、通过选区重划骗票)、策略性投票(选民或选民的操控者劝导选民不按照本意投票,而是把票投给其他候选人,目的是防止出现自己最不愿意看到的选举结果)、不合比例性(得到的选票比例高于得到的席位比例,或者反之,这是不可能用技术性方法解决的,已经反映了更实质的问题)、选择有限(如果最后只剩下两个选择,这与只有一个选择差别很大吗?)、容易出错(很多选举需要重选或者重新计票,重新计票的结果往往会让很多人跌破眼镜)、选票不宜解读(选举结果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读方式,非常不容易被解读。政客们深谙此道,他们知道谁也不知道“回应”到底是什么意思。于是政客们养成了一种习惯:在选举的时候天花乱坠,每逢选举几乎就是一个天花乱坠的假期)、自然贵族性(选举必然产生贵族统治,而贵族统治优于民主)、正当性疑问,加到一起就使人不得不问,以选举为支撑的形式性代表体制到底能不能实现民主的理念?这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抽签为什么更民主?
欧树军:您把抽签视为民主的第二个“轮子”,位置很靠前。但不少读者对您在《民主四讲》中谈到的“抽签的民主潜质”颇有疑虑,现在能否请您做些回应?
王绍光:与选举一对比其实也很简单。选举最早的支撑者以及现在的支撑者,只要你一逼问他们,他们就会说选举可以选出最能干的人。这背后有一种假设,就是这个世界只能由能干者来统治。高贵者可以统治世界,而愚蠢者则不能,选举可以把他们排除出去。不太好看,不太聪明,没有好的学历,没有财富就选不上。抽签的基本假设则不同,它假定任何人只要愿意参与政策制定,都有能力在其中做出贡献。这与精英政治选举政治的假设是背道而驰的。这就像毛泽东的一句话:“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虽然这说得有点过,但是我们可以说,他们是一样的聪明或是一样的愚蠢。这是基本假设的差别。
从学理的角度看,抽签具有一些优势与劣势。在埃尔斯特(Jon Elster)看来,抽签有几大优势。第一,它可以避免策略性投票,因为在抽签中,策略性投票既无必要也无可能。第二,它可以避免选票浪费问题。如果有些人得到的选票超过当选的门槛,就会出现选票浪费。抽签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三,抽签可以避免少数派永远得不到代表的问题。第四,抽签可以防止出现一个专业政客集团。第五,特殊利益集团对立法机构的压力会大大减小,因为它们不再能操控选人的过程。第六,不断加入的新鲜血液有利于代表对人民的需求与要求有更深切的感受。
欧树军:通过抽签产生代表更民主吗?更有代表性吗?
王绍光:我把描绘性代表制度叫作民主制,它虽然也挑选代表,但不是代议制,因为不必要。描绘性代表的运作机制很简单,就是随机挑选出人民的代表,它是人民的缩样,是“微群”,具备了全体人民的特征。因此,他们哪怕随心所欲地想问题,作选择,已经可以代表人民的偏好、观点、利益以及意识形态。他们就是人民的替身。
这种代表理念其实也不是什么新东西,法国大革命早期有一位支持革命的贵族,这个人叫米拉伯(Comte de Mirabeau)。他认为,如果一个国家要选一个议会的话,这个议会就“应该像一幅能够描绘真实地理情况的地图一样,地图不管是它的一部分还是全幅地图,这个小图都要跟真实地理状况的比例一致”。另外一位提到“缩样”概念的人是美国的第一任副总统亚当斯,他后来继华盛顿成为美国第二任总统。他在一封给友人的信中写道:议会“应该就像一幅肖像画,只不过小一点”,这个人民的缩样“应该像人民一样思考、感觉、推理、行动”。这群人不是用选举的方法产生,不是谁有钱就把谁选上去,而是选出一群人能像肖像一样准确反映所有人的所有特征。
大家都知道盖洛普调查,盖洛普调查是以乔治·盖洛普这个人命名的,他建立了盖洛普这个公司。他在1948年出版的书中讲了一段话:“如果样本是精确挑选出来的话,它就是代表了总人群的一个微缩复制品。它包括的农民、医生、律师、天主教徒、新教徒、老人、年轻人、老板、打工者等等在比例上与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相上下。这种样本可以反映全国的观点,只有些许误差。”
《公民议会》(A Citizen Legislature)这本书倡导用抽签方式产生议会,两位作者指出,如果美国国会以抽签方式产生的话,它就应该包括大约50%的人是妇女,12%的人是黑人,6%的人是拉丁裔的人,25%的人是蓝领工人,10%的人是失业者,只能有两位医生或牙医,一位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两位会计师,一位地产商、八位老师、一位科学家、四位会计、九位饮食业员工、一位儿童工作者、三位木匠、四位农场工人、三位汽车修理工、一位消防员、一位计算机工程师(记住第一版出版于1985年)、一位佛教徒。我们没必要细究各项比例现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重要的是,用这种方式挑选出来的美国国会将与现实中的美国国会完全不一样,不再由律师、商人、银行家掌控。这就是两种代表的最大区别。
可能还是有很多人会认为选出来的人水平可能会高一点,但我刚刚看到一个报道:美国独立调查研究机构阳光基金会(Sunlight Foundation)2012年5月的最新报告称,目前美国国会议员的平均讲话水平连高中毕业生都不如,与高二的学生处在同一个档次。看来选出来的人也许社会地位比较高、拥有资源比较多,但真实水平就让人难以恭维了。抽签挑选出来的人水平未必会比他们差多少。
欧树军:抽签可以适用于什么层面的政治民主呢?或者换个问法,即便人们接受抽签在理论上是可行的,那么人们马上就会问:抽签在实践中可以做什么用呢?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而言,抽签是否可行?
王绍光:也许会有人说,管理古代社会比较简单,抽签也就罢了,现代社会不适合用这种方式挑选人民的代表。此言差矣!在不少国家,长期以来,法院的评审员便是从老百姓中随机挑选出来的,他们的任务是决定庭审被告是否有罪,手握生死予夺的大权。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又有了一些新的试验,如规划单元(planning cell)、市民团(citizens’ jury)、共识会议(consensus conference)、商议性民调(deliberative polling)等等。法国2006年总统大选的时候,社会党人候选人Segolene Royal提出了一项大胆的修宪建议。她许诺,如果当选就组建一个由抽签产生的市民议会。市民议会将与现存的国民议会一道参与修宪的讨论,最后拿出草案提交全民公决。许多关心现代民主的人已经跳出了选主(即以选举为特征的制度)的束缚,用抽签的方式来产生代表是值得考虑的选项之一。
抽签几乎可以避免我们上面所谈的选举的所有那些问题,只有一点:老百姓接不接受抽签挑选出来的人?他们会不会缺乏正当性或认受性?如果看美国的民调,美国老百姓似乎可以接受。2012年2月,与盖洛普齐名的调查公司“拉斯穆森报告”(Rasmussen Reports)在美国进行了一次全国性民调,问题是:如果从电话簿中随机抽选一部分人来做国会议员,他们会不会比现在的国会议员做得更好?结果,43%的人认为抽签选出的人会做得更好,38%的人不同意,还有19%的人不知道怎么回答。以前的调查结果比43%还要高。我不知道中国人现在能不能接受,也许中国人也会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当然还有一种方式就是选举与抽签混合,但混合也有不同的搭配,大家可以设想一下用什么样的方法搭配出来的鸡尾酒最可口。
公众参与可平衡间接民主的不足
欧树军:抽签、公众参与是否可以视为用直接民主补充或者平衡间接民主?
王绍光:上面讲到的民主都是通过代表实现的:如果代表是选举出来的,就等于是别人帮你作主;如果代表是抽签产生的,与整体的人民直接做主相当近似,但毕竟由他人替代,还是间接的。间接民主最大的问题是阻隔广大人民群众亲身参与经济、社会、政治管理的途径。
美国有一位年已九旬的政治理论家谢尔登·沃林(Sheldon Wolin),他是普林斯顿大学政治系荣休教授,一大批美国著名的政治理论家都是他的门生,包括上面提到的皮特金。沃林认为民主制是一项关乎普通公民政治潜质的工程,也就是说,民主的关键是千千万万普通公民把民主理念内化于心,相信自己、依靠自己、敢于发挥自己的首创精神。抱着与沃林相同或类似的理念,真正关心民主的人都会强调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公众参与首先表现为直接参与决策过程,影响决策。
公众参与是指可能受政府决策影响的人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公众参与是公众与政府间的互动过程。公众“输入”,政府“产出”。政府产出的是政策,那么,公众可以输入什么呢?概括地说,在政策形成过程中,公众有三类资源可以输入。第一类是“民意”,即民众的政策偏好;第二类是“民智”,即民众针对政策方案提供的建言;第三类是“民决”,即民众对政策备选方案的取舍。由此看来,公众与政府的互动有三个关键环节,即 “听取民意”、“吸取民智”以及“实行民决”。
以上三个环节可以被看作公众参与的三级位阶。输入民意是最低的位阶,因为此时民众只是被当作政策的“消费者”。即使政府根据民意进行政策规划,不过是“看客下菜”而已,民众在方案草拟、方案比较方面的能动性、创造性被完全忽略了。输入民智将公众参与的水平提升到下一个位阶。不过如上所述,对“民智”的“民”要作进一步分析。在很多情况下,所谓“民”不过是“外”的意思,即只要政府利用“外脑”,就被当作尊重“民智”了。而“外脑”往往特指政府部门以外的专家、学者,而不包括普通百姓。如果是这样,虽然“公众参与”的“参与”范围扩大了,“公众”范围却缩小了。真正意义上的尊重民智必须尊重所有人的智慧。“民决”是本来意义上的民主:公众直接作出政策抉择,而不需假手代议士。只有在这个阶段,民众才不仅拥有参与的权利,而且拥有了决策的权力。 不过即使在西方“民主”国家,“民决”的局面也很少出现。
区分公众参与的位阶并不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位阶都越高越好。政策种类千差万别,并不是在所有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高位阶的公共参与都是必要的、可能的。要确定哪个位阶的公众参与最为恰当,必须取决于政策是技术性很强还是价值性很强?是地方性还是全国性?是涉及一部分人还是所有人?是争议性很小还是很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才是判断的标准。
欧树军:什么因素会影响公众参与的实际效果?
王绍光:公众参与对推进民主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但我们还是需要对这个作用做进一步解析。
一个问题是谁在起作用?参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利益群体的参与能力。由于各种资源(包括金钱、人脉)分布不均,不同利益群体的参与能力非常不同。大都市那些与官府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商人参与能力一定很强,而贵州山区穷乡僻壤的孩子们也许完全没有参与能力。不平等的参与必然导致不平等的影响力。
第二个问题是参与过程中得到表达的是什么?一般而言,参与者向决策者表达的是自己的要求(wants),如治理环境、减税等。需要指出的是,“要求”不同于“需求”(needs)。后者是指维持生命以及维护尊严的必需,如贵州山区孩子的基本教育设施、营养午餐;而前者一般超越了后者。 很明显,仅仅强调参与,美国最富有1%人口相当于其余99%人口的优势只会强化,不会削弱;仅仅强调参与,对贵州山区的孩子们无异于缘木求鱼。
公共参与的理想情形是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影响力是一样大的,但实际情形可能是比较强的利益相关群体对决策者影响比较大,弱势群体实际上对决策者影响会比较小。这是有大量实证研究证明的。
听起来大家都享有参与的平等权利,据所谓多元主义学者说,不同群体可以相互制约。其实根本制约不了,强势的比弱势强不知多少倍,弱势的根本不能平衡强势的影响力。
中国式民主创新:群众路线
欧树军:为什么您说群众路线是民主的第四个“轮子”?它的民主性体现在什么方面?
王绍光:当今对公众参与的讨论似乎假定,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一扇门,决策者在里面,公众在外面。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无非是把原来紧锁的门改装成虚掩的单向弹簧门,公众参与就好比公众推开了那扇门,得以登堂入室参与屋内的游戏。不过矜持的决策者却不会走出户外。毛泽东等中国革命的领导人对“参与”的理解截然不同,他们主张决策者必须走出户外,主动深入到民众中去,这就是著名的“群众路线”,标准表述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与目前流行的各种公共参与模式相比,群众路线可以说是一种逆向参与模式,它所强调的是,决策者必须主动深入到人民大众中去,而不是坐等群众前来参与。这个模式有四个支撑点:
首先,所谓“从群众中来”就是要求领导干部与“群众打成一片,不是高踞于群众之上,而是深入于群众之中”,一刻也不脱离群众。
其次,深入群众是为了培植群众观点。为此,毛泽东要求领导干部经常下基层,并在下基层时实行“三同”,即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以拉近与群众的距离。除了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外,50至70年代还形成制度,定期将领导机构的干部下放到农村当社员,下放到车间当工人,下放到连队当兵,直接参加体力劳动,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
第三,深入群众要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民意。不光调查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人民群众,调查研究的重点也应该是人民群众的福祉。如何能在调查研究中听到群众的真话呢?毛泽东指出,“主要的一点是要和群众做朋友,而不是去做侦探,使人家讨厌。群众不讲真话,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你的来意究竟是否于他们有利。要在谈话过程中和做朋友的过程中,给他们一些时间摸索你的心,逐渐地让他们能够了解你的真意,把你当做好朋友看,然后才能调查出真情况来”。
第四,调查研究也是向人民群众吸取民智的过程。毛泽东式的调查研究与西方实证主义的调查研究不同,因为人民群众不仅仅是被观察对象,也是调查的积极参与者。这个研究方法上的差异源于对人民历史作用的判断。在毛泽东看来,“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基于这个判断,他告诫各级领导干部,“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
与公众参与一样,群众路线也是有阶梯的,比较低的阶梯叫座谈会、恳谈会,高一点的像现场调研、工作队、扫贫问苦、大下访、抓点蹲点、以点带面,最后是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真正变成普通民众,哪怕在短期里。其作用在于培养群众观点、设身处地感同身受、了解民情尤其是需求、汲取民智。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不幸的是,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这份丰厚的遗产却被某些干部淡忘了。一些党政干部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甚至肆意欺压群众,成天与有钱人、小兄弟吃吃喝喝、拉拉扯扯。可喜的是,近来群众路线再次得到了重视。我非常喜欢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栏目:“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栏目。它的题头语生动地概括了群众路线的精髓:“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住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才不只是建议。我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走近你、读懂你、为了你、依靠你。”而且后边还有一句话:“用双脚丈量民情,用心灵感受民生。”很精辟。
总而言之,群众路线的决策模式调转了参与的方向,要求决策者主动、持续地深入群众。因此,我为它创造了一个英文单词叫“qunticipation”,其中的“qun”就是“群”。公众参与模式强调参与是民众的权利,而群众路线模式则强调与民众打成一片是干部的责任。虽然这两个模式的着眼点不同,一个敦促决策者走出去,另一个要把民众请进来,但在听取民意、汲取民智方面,它们可能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两者都有优势,但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可以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互补的方式就是老百姓可以走进决策者中间,决策者也必须走出去,尤其是要深入到所谓弱势群体里;将弱势群体组织起来,让他们对决策者有更大的影响。
欧树军:最后,请您就民主的动力机制做个简单的总结。
王绍光:实现民主有四个“轮子”:选举、抽签、公众参与、群众路线。我的结论可以用两张图来说明,一张是美式独轮车,一张图是国产的四轮驱动车。我的看法无非是想讲,也许一个四轮驱动的车比独轮车跑起来更快、更稳一些。
(本文发表于《社会观察》2012年第8期,采访者欧树军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讲师。)
王绍光曾任教于美国耶鲁大学政治系。和胡鞍钢合著《中国国家能力报告》,推动了分税制的建设和改革。



郑永年:改革不是简单打倒既得利益

作者  郑永年  2012年3月3日21世纪经济报道
【编按】201319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评选出「海外看中国年度观点(TOP 10」,在人民论坛政论双周刊(总第390期)刊出。依排名次序分别为: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
改革不是简单打倒既得利益 20123321世纪经济报道)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Joseph Stiglitz):
中国不是要缩小政府而是转变政府角色20129期《人民论坛》)
美国阿文德·萨勃拉曼尼亚(Arvind Subramaniam):
中国是个早熟的超级力量 ,China a 'precocious' superpower?business-   standard  Oct 26, 2011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教授王绍光:
中国为民主制度贡献了一个新的驱动(《社会观察》,2012年第8期)
路透社:
中国农民工掌握扩大内需钥 2012221日路透社)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Carlos D.Ramirez
中国的腐败程度被高估了
20121017日“中国开放新阶段高峰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会上,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Carlos D.Ramirez就“中国的腐败失去控制了吗:中美两国腐败问题的历史比较”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
中国缺少的不是创新而是信任20120913日纽约时报)
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
制度安排造成太多国民收入流入政府(第一财经日报》,2012330日)
澳大利亚Monash大学经济系教授黄有光:
房地产没有大的泡沫(《东方早报》,2012717日)
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
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法治问题(尼尔•弗格森屡次提及这个观点,例如「文明」一书或参考消息网,20121115)

20年前,邓小平南巡重新定义改革,20年后,中国经济飞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经济发展带来的各种结构性问题已经到了必须再启动新一轮改革的关口。
下一步改革该怎么走?国家如何形成新的改革共识?2012年全国“两会”尚未开幕,各方关于改革走向的辩论已硝烟四起。
在本次全国“两会”开幕前一周,本报专访了长期关注中国转型问题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就如何推动形成改革共识、中国如果从经济改革转向社会改革,以及如何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等议题展开对话。
改革不是简单地打倒既得利益者
《21世纪》:关于改与不改、如何改革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何看待今天的改革局面?
郑永年:关于要不要改革,整个社会在这个问题上分歧不大。除了极少数认为中国模式(他们所说的中国模式与我通常所说的不是同一个概念,我通常所说的中国模式是一个中性词)就是最好的人,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想改革,即便是很多人认为会反对改革的既得利益者。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既得利益者虽然从改革中获益较多,但是他们在现在这种局面下也会感到缺少安全感,所以我们看到大量的富人将财富转移到海外
从改革的条件来看,现在的形势比改革开放之初,很多方面都好太多了。刚改革开放的时候,也存在既得利益者,改革的阻力也很大,甚至比现在更大,当时的阻力来自意识形态、思想认识、组织体制和财力多个方面。我们再看今天,改革条件比当初好多了
关于怎么改,目前争论很大。我认为执政党应该通过进一步的思想大解放,尽快推动社会形成改革共识,明确未来改革的路线图。
以比较成功的经济改革为例,整个1980年代都处于一种探索状态。在意识形态层面,执政党内部当时也并没有强有力的共识,当时连“市场经济”的概念都不能提,只能提“商品经济”。除了最初的农村改革很成功外,其他各方面的经济改革尽管都进行了尝试,但没有找到一个突破口。直到邓小平“南巡”彻底改变了这种局面。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讲话”成为当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的主导思想。通过这么多铺垫,直到十四大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顶层设计,结束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摇摆不定,突破了市场经济姓“资”还是姓“社”的意识形态争论,最终形成了经济改革的共识。
回过头来看,经济改革共识的形成过程,也充满了策略,这些策略既是政治经验也是政治智慧。
《21世纪》:这些政治经验和政治智慧对中国今天的改革,有哪些启发?
郑永年:我们对改革要持一种开放的理解心态。我们的经济改革为什么能够推行下去?这是改革者的策略问题,就是要在既得利益之外培养新的利益,用新利益来克服老利益。
回溯历史,在改革早期,因为城市既得利益比较强大,领导层首先进行的是农村改革在毛泽东时代,农村基本上被体制所隔离。尽管农村改革也有阻力,但这些阻力因为不是体制的主体,改革的阻力比较小。这是农村改革很成功的主要因素。农村改革的成功为城市改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和制度基础
在城市改革开始后,因为国有经济部门既得利益比较强,所以,改革者先不动国有部门。国有部门的改革,只是政府向企业的分权,或者中央向地方的分权,可以说是一种体制内部改革如何培养新利益?领导层就容许在国有部门之外逐渐发展出非国有部门来,其中既包括私营经济也包括外资经济随着他们的成长,国有部门自然感到压力,等到时机成熟的1998年,国企开始全面改革。成长起来的非国有部门既可以接受部分破产国有企业的资产,也可以为国企下岗工人提供很多工作岗位
很多人往往认为,既然改革的阻力在于既得利益者,那么就要针对他们,剥夺他们的利益。但是前面的经验告诉我们,先不要急于不切实际地触动既得利益,期望一下打倒既得利益者,甚至断了他们的后路。任何一个层次的改革,如果其操作者持这种思维的话,改革注定要碰壁。这是革命而不是改革的思路
改革是要在现行的既得利益之外,培养出新的利益来,同时对既得利益者要逐步改革,改变他们追逐利益的方式。等到新的利益培养出来之后,再动既得利益,效果就好很多。新利益一方面对既得利益构成了压力,另一方面也能消化改革既得利益所产生的成本。
不要错过社会改革的战略机遇期
《21世纪》:那么我们应如何推动改革共识的形成?
郑永年:要明确当下和未来5-10年的改革共识是什么,其中包括了改革路线和目标以及如何执行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都能确定,那么我们就找到了未来改革的顶层设计。
改革共识的形成,一方面离不开思想解放和讨论,另一方面要对当下的形势做一个清晰的判断。
在任何社会,改革都可以分解为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从改革的步骤来看,俄罗斯和东欧是一步到位的综合改革,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一起来,而中国选择的则是渐进改革。采取哪一种模式当然不仅仅是改革者的主观选择问题,而是受各国客观条件的制约。
中国下一步的改革突破口在哪里?
我们发现,2002年中共十六大以来改革围绕着两个重大目标,即“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不仅是要改革迄今为止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且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途径和方法。“和谐社会”是社会改革的目标社会改革的核心在于社会制度建设,包括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住房保障等等。和前一阶段相比较,社会制度建设已经成为新一阶段的改革重点。我认为,现阶段和未来十一年的改革应以社会改革为重点
《21世纪》:为什么社会改革应该成为现阶段的改革的重点?
郑永年:主要原因有四个。
首先,通过经济改革,中国逐渐地产生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领域。在改革之前,中国社会并不存在着这样一个领域。当时,中国的社会是嵌入在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体系之中的。在计划经济时代,每一个企业都是一个小社会,企业负责工作和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成员的生老病死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开始从经济和政治领域分离出来。1980年代,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直接把农民解放出来,转型成为新型的农村社会。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农村出现了大量的乡镇企业工人。之后,随着城市改革的开始,又出现了大量的农民工。今天,中国农村已经出现极其复杂的社会阶层结构。在城市,经济改革的成果是,一方面将国有企业原来承担的社会功能去掉,让社会来承担,另一方面在国有企业之外发展非国有部门,而社会就产生于这个过程。因此,社会力量的成长成为社会改革的重要前提体现
其次,通过以经济改革为主体的第一阶段改革,中国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得到确立。总体的社会制度要得到改革,就必须找到新的突破口。较之政治改革,社会改革并未涉及政治精英的核心利益而且社会上下容易取得共识,因此比较容易进行
再者,社会改革是为了“还债”。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制度自然解体,包括之前的教育、住房、医疗、社保等社会制度。但同时以经济为主体的改革又没有能够提供另一套社会制度体系。新制度必须通过社会改革得以建立。因此,通过社会改革重建一套新的社会体制是唯一的选择
此外,社会改革也可以为深化经济改革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出口外需驱动型的,现在外部需求萎缩,那么中国建立内需驱动型经济,就显得非常急迫。谈扩大内需谈了很多年,但为什么一直没多大进步?因为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落后老百姓不得不通过储蓄来自己解决社会保障问题。而且新的“三座大山”——住房、医疗和教育让普通人不敢轻易消费。因此,社会改革的推进,可以减轻城乡居民的压力,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和意愿,为内需型经济的成长提供动力。
社会改革,已经不能拖延。
《21世纪》:相对行政体制改革,为什么社会改革已经不能拖延?
郑永年:现在是社会改革的战略机遇期,如果错过了这个机遇期,可能想改也没办法改了。现在经济增速虽然趋于放缓,但以中国的经济体量而言,8%或9%的增速还是相当高的,而且财政收入增速远高于这个速度。这说明改革的经济和财政条件很好,手里有钱,就要赶紧做否则等到经济增长低速而政府财政缩水的时候,社会改革就很难了
此外,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社会矛盾已经很深,再不改革,稳定可能会出问题。尽管维稳成本已经很高。社会矛盾的问题,还是要通过社会改革来进行,你不改革,就会被改革。
从欧洲的经验来看,在工业革命之后,欧洲各国也出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但是后来积累了很多社会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在马克思的《资本论》雨果的《悲惨世界》中看到。当时欧洲这些问题得不到执政者的重视,最终导致了很多暴力的工人运动。但是,对比日本、新加坡和韩国等亚洲经济体,他们在二战之后同样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也遇到了很多社会问题,但是并没有出现像欧洲那样的暴力革命。其中原因固然很多,但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在适当的时期,通过社会改革和社会制度建设,培养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层,化解了社会危机
这也就告诉我们,社会改革要选择合适的时机。综合国内各种条件来看,我们现在的时机很好,一定不要错过这个战略机遇期,不要等到发生重大社会危机之后再改革。改革就是要“先发制人”,来防止社会矛盾激化
国企改革是最急迫议题
《21世纪》:在经济改革领域还有不少有待完善的问题,你认为还存在哪些重大改革议题?
郑永年:当前中国的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主要包括出口和内需之间的失衡,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的失衡,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之间的失衡等等。所有这些失衡的结果,就是国家与市场之间的严重失衡。这一切的核心问题,就是多年来的国有企业大扩张,与民争利问题突出。
目前,最急迫的改革议题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21世纪》:目前的国有企业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郑永年:国企的问题主要有三个。
第一,国企进入非垄断领域。原来的设想是要国企在一些关乎国家战略利益的领域实行垄断,并发挥作用。但近年来尤其是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国企大扩张,其触角伸展到非垄断领域,哪里可以赚钱,哪里就会有国企。结果,国企大肆进入民营企业领域,占据了民营企业的空间,很快改变着原来国企和民营企业两个部门相对平衡的状态,也大大挤压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其二,就是国企“走”不出去,或者盲目“走”出去。“走出去”的目的是,在国际市场上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但这个目标显然没有达成,西方各国都以政治和国家安全为理由,拼命抵制中国国企“走出去”。但在发展中国家,包括非洲、中东和拉丁美洲等,国企“走出去”又显得不够审慎,尤其是在能源领域。国企的投资很难说具有多大的经济理性,并且都是一些不稳定的国家和地区,使得民众有“走出去”了但“走不回来”的感觉。实际上也是这样。很多国企“走出去”没有经过科学的风险评估。
更为重要的是,国企内部变相私有化现象非常严重。很多年里,国有企业盈利了,国企的管理者可以自行支配,进行内部分配。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精英群体纷纷离开私企甚至是待遇优厚的外企而重回国企,这并非没有原因。事实上,国企内部的隐性福利已经大大超越所有其它的企业,而其垄断地位又意味着可以免于许多市场风险。即便国企发生亏损,最后还是会向政府伸手,需要动用纳税人的钱来救济国企。
关于国企改革当前有两种思路,一种是私有化,一种是将国企利润与全民分红我认为,它们都有问题。第一种方案可能会导致大型垄断企业的出现,这种垄断是被少数权贵垄断,后果非常可怕。第二种方案,不对国有企业的肆意扩张进行限制,而是拿一些利润出来分给公众。这种安抚策略最后难免导致国有企业全面出击,民营企业全面溃败,最后是退回到计划经济时代
我认为,应该在第二种方案的基础上,对国有企业的进驻领域,通过法律的形式和技术进行严格限定,将之限定在一个笼子里面,如果越界,就严格处罚先确立国企的边界,然后再进行国企和政府、国企与社会以及国企的内部机制改革
《21世纪》:除了设定国企的经营边界之外,国企改革应还有哪些操作空间?
郑永年:实际上,国企的改革仍然有很大的空间。首先是进一步的去行政化现在国企的管理者还具有行政级别,更像政治人物,而非企业家。这种制度安排既是政府控制国企的手段,也是国企行为行政化和政治化的手段。所以,管理者的行政级别必须去除,使得企业管理者成为真正的企业家
更为重要的是国企必须“国有化”。现在国企已经演变成为国家代理人的企业和社会、公众毫无关系政府必须建立各种制度机制让社会监督国企,让民众参与国企。国企不能再继续成为财富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的机制,而应当是为国家和社会创造财富的机制。这在国际上有很多经验。在很多国家,公共部门的运作具有很高的制度性保障的透明度。比如可以设立专门的独立机构监督这个部门,我们现在也有这样的机构,比如国资委,但国资委对国有企业的监管远远不够,这是亟待改变的。